日期:2025-01-14 阅读(318) 发布:康达检测
2024年5月,江苏康达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受南通施壮化工有限公司委托,开始对企业生产用地进行调查,本次为企业第五年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。通过现场踏勘、人员访谈、资料分析等获取基本信息,识别地块存在的污染源和特征污染物,并结合地块实际情况,按照《工业企业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(试行)》(HJ 1209-2021)标准要求,完成了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报告。
一、土壤监测结果分析
本次采集表层土壤样品9个(含1个对照点),深层土壤样品6个(含2个对照点),检测项目为:重金属(铜、铅、镍、镉、六价铬、汞、砷)、挥发性有机物(27项)、半挥发性有机物(11项),特征因子:pH值、毒死蜱、氰化物、环氧丙烷、苯酚、2-丁酮、甲醛、石油烃(C10-C40)、苯、甲苯、1,1-二氯乙烷、1,2-二氯乙烷、二氯甲烷、苯胺、氯甲烷、二噁英类(仅T0、T1监测点)。
①pH值检测结果在8.52~9.65之间。
②铜、铅、镍、镉、汞、砷均有检出,检出率100%,1,2-二氯苯有检出,检出率6.7%,六价铬、挥发性有机物(除1,2-二氯苯之外26项)、半挥发性有机物(11项)均未检出,检测结果均未超过《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(试行)》(GB 36600-2018)第二类用地风险筛选值。
③关注污染物:石油烃(C10-C40)、二噁英类均有检出,检出率100%,氰化物、苯、甲苯、1,1-二氯乙烷、1,2-二氯乙烷、二氯甲烷、苯胺、氯甲烷均未检出,检测结果均未超过《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(试行)》(GB 36600-2018)中第二类用地风险筛选值。甲醛有检出,检出率33.3%,苯酚、2-丁酮均未检出,检测结果均未超过《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》(河北省地方标准)(DB 13/T 5216-2022)中第二类用地风险筛选值。毒死蜱、环氧丙烷均未检出。
④地块内土壤监测点和对照点对比无显著差异。
综上,本地块土壤样品检测结果满足《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(试行)》(GB 36600-2018)第二类用地风险筛选值。
二、地下水监测结论
(1)第一次地下水监测点结果分析
第一次共采集地下水样品5个,其中1个对照点,检测项目为:pH值、色度、臭、浊度、肉眼可见物、总硬度、溶解性总固体、硫酸盐、氯化物、锰、铜、锌、铝、挥发性酚类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、耗氧量、氨氮、硫化物、钠、亚硝酸盐、硝酸盐、氟化物、碘化物、汞、砷、硒、镉、六价铬、铅、三氯甲烷、四氯化碳、苯、甲苯;特征因子:pH值、毒死蜱、氰化物、环氧丙烷、苯酚、2-丁酮、甲醛、石油烃(C10-C40)、苯、甲苯、1,1-二氯乙烷、1,2-二氯乙烷、二氯甲烷、苯胺、氯甲烷、氯化物、钠、亚硝酸盐、硫酸盐、硫化物、挥发酚、氨氮、色度。
①检测结果显示,第一次地下水检测结果超过《地下水质量标准》(GB/T 14848-2017)Ⅳ类水质,属于Ⅴ类水质,Ⅴ类水质因子为:W0~W4浊度,W1~W4臭,W1~W3氨氮,W3挥发酚。
②关注污染物pH值、毒死蜱、氰化物、苯、甲苯、1,2-二氯乙烷、二氯甲烷、氯化物、钠、亚硝酸盐、硫酸盐、硫化物、挥发酚、色度,检测结果均满足《地下水质量标准》(GB/T 14848-2017)Ⅳ类水质标准限值;甲醛检测结果均满足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(GB 3838-2002)表3标准;石油烃(C10-C40)、1,1-二氯乙烷、苯胺,检测结果均满足《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、风险评估、风险管控与修复方案编制、风险管控与修复效果评估工作的补充规定(试行)》(沪环土〔2020〕62号)标准;苯酚、2-丁酮、氯甲烷,检测结果均满足《美国环保署 Regional Screening Levels(RSL)(TR=1E-06 HQ=1)》(November 2024)中饮用水标准限值;环氧丙烷均未检出。
氨氮检测结果超过《地下水质量标准》(GB/T 14848-2017)Ⅳ类水质,属于Ⅴ类水质。
③检测结果和对照点对比,除超标点外,无显著差异。
综上,第一次地下水属于《地下水质量标准》(GB/T 14848-2017)Ⅴ类水质,Ⅴ类水质因子为:W0~W4浊度,W1~W4臭,W1~W3氨氮,W3挥发酚。
(2)第二次地下水监测点结果分析
第二次共采集地下水样品2个,检测项目为:W1硫酸盐、氯化物、铝、钠,W2氯化物、铝、钠。
检测结果显示,第二次地下水检测结果均满足《地下水质量标准》(GB/T 14848-2017)Ⅳ类水质标准限值。
(3)第三次地下水监测点结果分析
第三次共采集地下水样品2个,检测项目为:W1硫酸盐、氯化物、铝、钠,W2氯化物、铝、钠。
检测结果显示,第三次地下水属于《地下水质量标准》(GB/T 14848-2017)Ⅴ类水质,Ⅴ类水质因子为:W1氯化物。
(3)第四次地下水监测点结果分析
第四次共采集地下水样品5个,检测项目为:pH值、色度、臭、浊度、肉眼可见物、总硬度、溶解性总固体、硫酸盐、氯化物、锰、铜、锌、铝、挥发性酚类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、耗氧量、氨氮、硫化物、钠、亚硝酸盐、硝酸盐、氟化物、碘化物、汞、砷、硒、镉、六价铬、铅、三氯甲烷、四氯化碳、苯、甲苯;特征因子:pH值、毒死蜱、氰化物、环氧丙烷、苯酚、2-丁酮、甲醛、石油烃(C10-C40)、苯、甲苯、1,1-二氯乙烷、1,2-二氯乙烷、二氯甲烷、苯胺、氯甲烷、氯化物、钠、亚硝酸盐、硫酸盐、硫化物、挥发酚、氨氮、色度。其中W3仅测氯化物、钠。
①检测结果显示,第四次地下水检测结果超过《地下水质量标准》(GB/T 14848-2017)Ⅳ类水质,属于Ⅴ类水质,Ⅴ类水质因子为:W1氯化物、氨氮、浊度;W2色度、浊度;W4浊度;W5氨氮、浊度。
②关注污染物pH值、毒死蜱、氰化物、苯、甲苯、1,2-二氯乙烷、二氯甲烷、钠、亚硝酸盐、硫酸盐、硫化物、挥发酚,检测结果均满足《地下水质量标准》(GB/T 14848-2017)Ⅳ类水质标准限值;甲醛检测结果均满足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(GB 3838-2002)表3标准;石油烃(C10-C40)、1,1-二氯乙烷、苯胺,检测结果均满足《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、风险评估、风险管控与修复方案编制、风险管控与修复效果评估工作的补充规定(试行)》(沪环土〔2020〕62号)标准;苯酚、2-丁酮、氯甲烷,检测结果均满足《美国环保署 Regional Screening Levels(RSL)(TR=1E-06 HQ=1)》(November 2024)中饮用水标准限值;环氧丙烷均未检出。
氯化物、氨氮、色度,检测结果超过《地下水质量标准》(GB/T 14848-2017)Ⅳ类水质,属于Ⅴ类水质。
③检测结果和对照点对比,除超标点外,无显著差异。
综上,第四次地下水属于《地下水质量标准》(GB/T 14848-2017)Ⅴ类水质,Ⅴ类水质因子为:W1氯化物、氨氮、浊度;W2色度、浊度;W4浊度;W5氨氮、浊度。
(5)地下水各点位关注污染物监测值与前次监测值的对比情况
W1监测点锰、砷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,监测值高于该点位前次监测值30%以上。
W2监测点色度,监测值高于该点位前次监测值30%以上。
W3监测点铁、钠、氯化物、挥发酚、亚硝酸盐氮、色度、氨氮,监测值高于该点位前次监测值30%以上。
W4监测点锰、砷、氨氮,监测值高于该点位前次监测值30%以上。
W5监测点为本次监测新建井,仅一次检测数据,不再对比。
(6)地下水各点位关注污染物监测值趋势分析
W1监测点锰、钠、砷、氯化物、挥发酚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、氨氮,趋势线斜率大于0,呈上升趋势。铁、氟化物、硫酸盐、石油烃(C10-C40)、色度,趋势线斜率小于0,呈下降趋势。其余因子多次未检出或往年未检测,不再分析。
W2监测点锰、砷、氟化物、挥发酚、色度、氨氮,趋势线斜率大于0,呈上升趋势。铁、钠、氯化物、硫酸盐、石油烃(C10-C40)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,趋势线斜率小于0,呈下降趋势。其余因子多次未检出或往年未检测,不再分析。
W3监测点仅有2023年和2024年第一次共两次监测数据,W4监测点共有三次监测数据,W5监测点为本次监测新建井,仅一次监测数据,均没有四次连续监测数据,不再分析。
稳健发展
资质荣誉
高素质人才
检测实验室
客户信赖